中小外贸企业转型需要新思路

文章来源:中国贸易报  发布时间:2020-07-21

日前,由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广州蓝皮书:广州经济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蓝皮书》),分析了广州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转型思路。

《蓝皮书》认为,广州外向型中小企业面临缺乏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呈现出皮具、鞋业、服装等劳动密集程度高的企业受影响更大的特点。同时,部分外向型中小企业已经开始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例如鸿彩舞台灯光有限公司于2012年成立了上海研发中心,于2016年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广惠通线缆有限公司也属于高新技术企业,但上述企业拥有的多是软件著作权、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体现研发实力的发明专利还不多。其中鸿彩舞台灯光有限公司,在智能化产品中应用的中高端芯片被美国公司垄断,目前公司暂时还无法解决替代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广州外向型中小企业多数以代工起家,缺乏科研底子,自主创新起步晚,在技术水平上与欧美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

总体上看,广州中小企业品牌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这主要是由于企业长期以来专注于做加工或组装,缺乏品牌资源投入,或者尚未建立起品牌团队、运营体系和营销渠道。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一些外贸企业正在努力增加智能设备应用、加大多元化市场开发力度。对此,《蓝皮书》建议中小外贸企业:

坚定信心决心,强化防范应对,塑造中小企业成长良好环境。在帮扶中小企业时,重点关注受冲击较大但社会关注度不够的中小企业。开展全面细致排查,梳理中小企业的主要诉求和受损情况,按照问题涉及领域、紧迫程度进行分类、分级施策。深化政务服务创新,优化中小企业办事流程。高标准落实减费降税政策,切实降低中小企业各方面成本。

减少市场依赖,开拓多元市场,增强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大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经济交流,特别是加大力度拓展与中亚、欧洲、南美、非洲的经济往来。政府在这方面要做好领路人和护航者,切实为企业牵线搭桥。同时抓住国内消费升级需求机遇,促进出口转内销,降低企业经营风险。积极拓展国内市场,提高企业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在我国周边友好国家设立产业园区。引导有关企业采用“抱团”形式走出去办工厂,减少制造成本。产业园可由中方进行管理,既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缩短建设的时间,也降低了企业投资风险。

推动技术融合,加快产业升级,打造高质量产品和服务。政府要对企业推广使用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扶持和鼓励,推动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与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深度融合。推进中小企业优胜劣汰,坚决治理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效益等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中小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外贸企业融资门槛,提高金融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促进新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打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供给。产品升级方面,企业必须认真考虑客户需求,满足客户各个方面不断变化的应用需要。

鼓励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提升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进行科技创新。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对于核心关键技术要从国家层面采用集中和联合攻关的形式,打破技术壁垒,加快研发进度。加大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吸引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回国创业就业。增强协同创新能力,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健全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大力支持中小企业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国产替代战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形成有效的创新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