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金融市场的动荡中走出明显升值态势,离岸、在岸人民币双双升破7.12关口,创下今年1月以来新高。8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1458,较前一交易日下调9个基点。
剧烈波动的汇率,向来是外贸人最头疼的风险之一。面对人民币突然升值的趋势,不少人原本对于美元强势的预期并未改变。而接下来,传统的外贸旺季即将来临,对于外贸商而言,出运、结汇高峰可能会导致更大损失。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张丽洁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人民币升值使得中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上升,降低了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可能导致出口订单减少或出口商品价格被迫下调,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空间。对于已经签订但尚未履行的出口合同,如果人民币升值,企业在结汇时将面临汇兑损失,即原本预期的美元收入在兑换成人民币后减少。由于汇率波动大,外贸商在与客户进行价格谈判时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汇率变动对价格的影响,可能导致谈判过程复杂化,甚至影响订单的签订。
面对全球经济整体下行和诸多波动挑战,大量的中国外贸人正在更加卖力地开拓市场,并增强供应链的韧性,以应对当前的需求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守住利润。张丽洁建议,利用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期权等进行套期保值,锁定未来汇率,减少汇率变动的风险。这是一种常见的风险管理手段,可以帮助外贸商在汇率波动时保持稳定的收益。同时,开拓更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分散风险。通过进入不同的市场,外贸商可以分散汇率风险,降低对某一特定货币汇率变动的敏感度。最后,在人民币升值周期,尽量缩短账期或者收汇周期,能即期收就不要延收,最好能预收。这样越快收汇,就能越早结汇成人民币,面临的汇率风险就越小。
此外,尽量选择用人民币进行跨境贸易结算,在一定程度上可更好避免汇率风险。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接受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这为外贸商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自2015年的“8·11”汇改后,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弹性增强,从而有效发挥了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同时,中间价的市场化程度显著增强,围绕人民币的各类外汇衍生品逐步丰富,对人民币国际化亦起到了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和出口不同,中国的进口商们则受益于人民币升值的趋势。汇率大涨,有望促进中国进口业务的增长。总体来看,汇率的长期稳定仍是大家都最为乐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