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实施第三轮降税安排,中国同尼加拉瓜、厄瓜多尔、塞尔维亚自贸协定相继生效,中国—东盟自贸区3.0谈判亦在加快推进,自贸协定制度红利不断释放。在此背景下,原产地证书助力更多的中国外贸企业享受关税减免待遇,极大提升了中国产品出口的竞争力。
用好“纸黄金” 助企拓市场
在国际贸易中,原产地证书是证明进出口货物原产地或制造地的重要文件,也是外贸企业享受自贸协定关税减让及享受优惠关税待遇的法定凭证。因此,原产地证书也被称为外贸“纸黄金”,其签发情况被视为对外贸易的“晴雨表”。
中国贸促会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6月全国贸促系统累计签发原产地证书、ATA单证册、商事证明书等各类证书343.22万份,比上年同期增长19.39%。
中国贸促会新闻发言人王琳洁表示,这一数据充分印证了中国外贸上半年“质升量稳”的向好走势,反映了中国外贸的强劲韧性和活力。
具体来看,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341.23亿美元,同比增长7.7%;签证份数共计96.66万份,同比增长31.31%。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1818.97亿美元,同比增长3.50%;签证份数共计203.99万份,同比增长12.93%。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共计34.25亿美元,同比增长3.54%;签证份数共计11.70万份,同比增长22.2%。
王琳洁称,RCEP全面生效一年来,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越来越多的外贸企业享受到了关税减免、通关简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实惠,中国外贸企业利用RCEP享惠的意识正不断提升。
朔州市应县博达瓷业有限公司便是受惠企业中的一员。该公司业务经理陈静告诉国际商报记者,今年以来,公司对日本和韩国的出口额同比增长超四成。“凭借RCEP原产地证书,我们的贸易成本大幅降低,产品的海外竞争优势显著提升。”
“自贸协定的生效实施,为中国外贸企业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对国际商报记者分析称,如果外贸企业能够充分运用原产地规则,合理组织和安排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加工、物流等环节,就可以最大限度地在协定国享受优惠关税待遇。
拓展“朋友圈” 互惠谋共赢
近日,内地与香港实质性完成CEPA(《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服务贸易协议新一轮修订磋商;中国—洪都拉斯自贸协定第六轮谈判举行,中洪双方围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规则等领域开展全面深入磋商,取得积极进展。
近年来,中国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截至目前,中国已与29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2个自贸协定。此外,中国还加入了《亚太贸易协定》这一优惠贸易安排。除已签署和生效实施的自贸协定外,目前中国正与海合会、斯里兰卡、挪威、摩尔多瓦、巴拿马、巴勒斯坦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自贸协定谈判,并与哥伦比亚、斐济、尼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加拿大、孟加拉国、蒙古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自贸协定可行性研究。
苏剑表示,自贸协定的目标之一就是消除贸易壁垒,允许产品与服务在协定国家间自由流动。在自贸协定框架下,外贸企业凭借原产地证书就可以享受到关税减免、顺利结汇、快速通关等服务。随着中国自贸区网络建设的推进,未来将有更多外贸企业享受到自贸协定带来的政策红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刘英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自贸“朋友圈”不断扩大,自贸协定内容日益丰富、水平不断提升,这对于中国积极应对全球经济低迷、缓解贸易摩擦压力、稳定外贸进出口、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日前,中国海关总署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口货物原产地证书签证管理办法》,在制度层面就非优惠原产地证书、普惠制原产地证书、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的签证管理工作出台规定,将于9月1日起正式实施。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管理办法的出台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原产地证书的签发和管理工作,为更多外贸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增添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