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新动能加快塑造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24-08-07

16个省区市上半年GDP增速高于“全国线”


国际商报记者 邵志媛

近日,31省份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GDP)数据已全部出炉。翻看31省区市上半年GDP成绩单,总量、增速皆有看点——看总量,广东、江苏、山东继续稳坐“前三把交椅”。看增速,16省份超过“全国线”,内蒙古、重庆、西藏的经济增速分列全国前三,且均在6%及以上。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河南和四川等经济大省积极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冲击,在经济运行中有效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千帆一道带风轻,奋楫逐浪天地宽。受访专家分析称,随着宏观政策持续加力和相关举措的落地见效,各地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在不断积累,下半年各地经济向好稳中有进态势有望延续,将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


多地经济发展动力足活力满

上半年有16个省区市增速跑赢全国水平,其中西部地区8个、东部地区5个、中部地区2个、东北地区1个。经济大省勇挑大梁,发挥了稳增长关键支撑作用,其中,广东上半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5242.5亿元,继续稳居全国第一;江苏位居第二,GDP达到63326.3亿元;“4万亿元俱乐部”除山东外又添新成员浙江,两省GDP分别为46677亿元、40920亿元;河南、四川分别为31231.44亿元、29463.3亿元。

“31个省区市的上半年经济半年报整体表现呈现出稳中有进的态势。”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王鹏向国际商报记者分析称,尽管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结构调整持续深化等带来新挑战,但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外需有所回暖、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等因素形成了新支撑。其中,经济大省如广东、江苏、山东继续稳居前列,经济总量和增速均保持较高水平,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潜力。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是地区经济恢复向好的重要支撑。上半年,各地产业新兴动能表现亮眼,结构升级步伐稳健。江苏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达50.6%、41.3%。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1.3%,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2.4%,增速分别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3.8个和24.9个百分点。北京数字产品制造同比增长69.6%,数字要素驱动、数字产品服务成倍增长,使用机器人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人均产值同比增长超一成。

在消费需求端,随着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的落地,上半年各地消费市场也呈现出整体加速回暖的趋势。湖南省出台汽车、家电以旧换新及家装厨卫“焕新”实施方案,持续开展系列促消费活动,充分释放消费市场活力,上半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7%。山东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796.3亿元,同比增长5.5%,整体保持稳步向好发展态势。

此外,在国外需求低迷的背景下,多地在进出口方面也彰显韧性。上半年,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安徽进出口总值在规模再创历史新高的同时,结构也不断优化。上半年,广东实现出口2.85万亿元,同比增长12.1%,其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26.3%;浙江实现出口1.9万亿元,同比增长8.6%,跨境电商出口同比增长38.5%。四川、浙江两省外贸增速分别达到8.9%和7.8%,也显示出较强的外贸增长动力。


扎实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

近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多,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出现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多,新旧动能转换存在阵痛。

谈及下半年各地经济发展趋势,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随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消费市场的复苏和扩大将是下半年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服务业和消费相关行业会迎来较快增长。

记者注意到,近期,多个省份陆续召开会议,部署下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比如,湖南提出,抢抓“两新”“两重”政策机遇,着力稳住产业向好、消费趋旺的态势,大力发展绿色智能计算、低空经济、北斗等产业。黑龙江提出,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以有效投资做优经济增量,以对外开放集聚国内外资源,以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增添新动能新优势。广东提出,要全力抓好外贸进出口,多措并举支持企业抢订单,巩固传统优势市场,大力开拓“一带一路”市场,切实保持外贸向好势头。

“当前外部仍面临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各省更要保持定力增强韧性,为稳定经济大盘贡献更大力量。”王鹏建议,下一阶段,一方面,各地应稳住基本盘,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调配合,确保宏观政策持续落地见效。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消费新业态新热点,促进消费升级和扩大内需;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扎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拓展国际市场。此外,要加力培育新动能,加快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广。

柏文喜表示,各地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区域联通性和物流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此外,还要加强区域间的协调和合作,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