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10周年之际,国务院近日印发《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总体方案》(下称《总体方案》),聚焦七个方面提出80条措施。其中,《总体方案》在数字贸易、服务贸易等领域重点着墨,引发各界高度关注。
《总体方案》将为中国数字贸易、服务贸易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上海又将如何落实好这些举措?相关负责人在12月8日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一一给出了答案。
积极对接
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
近年来,数字贸易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潜力,成为国际贸易新的增长点。《总体方案》提出,率先实施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
商务部自贸区港建设协调司司长杨正伟表示,《总体方案》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聚焦数据跨境流动、数字技术应用、数据开放共享等重点领域深化改革创新,将为大力促进中国数字贸易发展注入新动能,为数字产业、数字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具体来看,一是促进数据跨境有序流动。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按照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率先制定重要数据目录,指导数据处理者开展数据出境风险自评估,探索建立合法安全便利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实施数据安全管理认证制度,引导企业通过认证提升数据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
二是推进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参考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电子可转让记录示范法,推动电子提单、电子仓单等电子票据应用。开展数字身份互认试点,研究完善接轨国际的数字身份认证制度。支持可信、安全和负责任地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建立人工智能技术的伦理道德和治理框架。
三是推动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建立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支持企业依法依规共享数据,促进大数据创新应用。支持探索开展数据交易服务,创建数据要素流通创新平台,制定数据、软件资产登记凭证标准和规则。试点扩大政府数据开放范围,鼓励开发以数据集为基础的产品和服务。
四是加强数字贸易交流合作。支持上海自贸试验区举办数字中小企业对话会,搭建中小企业参与数字经济信息交流平台。健全数字经济公平竞争常态化监管制度,促进竞争政策信息和经验国际交流。
上海: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全球服务贸易枢纽节点
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国际经贸合作的一个重要领域。接下来,上海将如何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全面推动服务贸易的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副市长华源表示,《总体方案》为服务贸易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重大机遇,上海将抓好落实,释放服务带动效应,推动高质量创建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全球服务贸易的枢纽节点。
据介绍,近年来上海服务贸易规模一直居于全国各个省市的前列,呈现规模大、结构优、创新实践比较多三大特点。截至2022年年底,上海服务进出口共实现2454.5亿美元,占全国服务进出口总额的29.5%;数字服务进出口超千亿美元,占全国数字服务进出口的29.8%;共有13项服务贸易创新试点举措被国家评选为“最佳实践案例”,在全国予以复制推广。
“服务贸易具有跨边境、跨领域、多样性的特点,更多地依赖人员、资金、数据等要素跨境流动,从全球范围来看是跨境规制最集中的领域。《总体方案》涉及服务贸易的相关部分内容丰富,开放度高。”华源说。
华源称,下一步,上海将重点聚焦三个方面更好地推进和实施。一是聚焦关键领域,特别是在金融服务、电信服务和数字贸易三大领域,深度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结合制度型开放的重点,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二是聚焦产业融合,特别是结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集聚、上海金融产业发达等特点,进一步深化各项开放措施的落地落实,更好地回应服务贸易领域相关企业的关切。
三是聚焦数字赋能,从中国可数字化交付的服务贸易增长迅速的实际出发,加快探索《总体方案》中有关跨境电子支付等多个相关数字规则治理领域的重点任务,为经营主体开展服务贸易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