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入十周年 “一带一路”如何积蓄力量再出发?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23-02-09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十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哪些进展与经验?站在十周年的节点上,面对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一带一路如何积蓄力量再出发?

 

近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丝路学院共同主办的“‘一带一路迈入十周年的进展与评估研讨会在北京举办,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十周年进行回顾与展望。

 

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王轶表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形成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3000多个合作项目,修筑了一架架连心桥,一条条致富路,一个个发展港,一座座幸福城,得到各方的高度认可。中国企业在沿线国家建设的合作区已累计投资3979亿元人民币,为当地创造了42.1万个就业岗位。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近十年来,从理念到共识,从夯基垒台、立柱架梁到全面发展,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一带一路成为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二的国家已经就共建一带一路与中国达成共识。根据世界银行研究报告,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有望帮助760万人摆脱极端贫困,3200万人摆脱中度贫困。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说,一带一路代表了最广大民众的利益,代表了世界上最不发达、最需要发展、最贫困、最弱势的中小国家的利益。一带一路建设通过互联互通为这些国家找到了发展的途径,让这些国家看到了发展的愿景。

 

她直言,这是在人类发展史上非常伟大的事件、标志性的工程,尽管有些人抹黑、歪曲一带一路倡议,但是加入该倡议的国家不断增加,这也说明了一带一路示范性工程的力量。

 

在中国国家发改委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中心主任翟东升看来,共建一带一路十年,实现了良好开局。首先,打造了非常可靠的朋友圈,强化了全球互联互通的网络,基建项目遍布全球。

 

其次,重构了经贸人文交流合作的桥梁,助力解决了人类面临的一些共同的问题,比如绿色低碳发展、健康卫生合作、国际减贫等方面。

 

对中国来说,共建一带一路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广度、深度和水平,尤其是极大地刺激了双向贸易投资,促进了中西部的对外开放,助力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不过,翟东升也指出,目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变幻莫测,共建一带一路的下一个十年仍然会是机遇与风险交错。作为一项世界工程、世纪工程,十年共建一带一路仍处于少年时期,所以自然也有成长的烦恼,但是这丝毫阻挡不了共建一带一路的步伐。

 

下一个十年,一带一路如何行稳致远?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常务理事及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何伟文指出,在第二个十年,一带一路无论从思路和发展格局都要有巨大的提升,也就是说要成为全球化、多边主义更强有力的载体,成为现有多边机制不可或缺的强有力组成部分。

 

翟东升指出,未来一带一路倡议需在稳固基本盘的同时,拓展新的领域,中国需要持续地为共建增添新活力、新动力,并要更加稳妥地统筹好建设和安全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更加和谐的国际舆论氛围。

 

在陈文玲看来,一带一路倡议是一个长周期、跨国性、系统性的重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带一路必须立足于共建,而不是单靠中国的一己之力。她强调,必须把共建一带一路的相关工作做好、做深、做细、做实,将一带一路丝路精神转化为世界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