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中国创新实践国际公共产品供给

文章来源: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发布时间:2022-12-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新时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一系列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主席在一系列重大国际场合庄重承诺,中国将为世界和平、稳定、繁荣提供更多国际公共产品,承担大国责任、展现大国担当。

 

       十年来,中国在全球治理、区域治理、金融、贸易、投资、卫生、发展和安全等诸多领域倡导的新机制和新倡议均已形成广泛的国际共识,成为真正支持全球共同发展的国际公共产品,为弥补世界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

 

       全球治理领域国际公共产品。2012118日所发布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深刻阐释这一理念。2017118日在日内瓦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高级别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并主张共同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进程,赢得各国广泛赞同和积极响应。2017年至2022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连续六年被写入联合国大会裁军与国际安全委员会(联大一委)决议,为如何践行多边主义和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指明了前行的方向。

 

       区域治理领域国际公共产品。201397日和103日,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先后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2017515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截至20229月,中国共与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带一路已成为广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金融领域国际公共产品。2016116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开业仪式上指出,倡议成立亚投行是中国承担更多国际责任、推动完善现有国际经济体系、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的建设性举动。作为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迄今亚投行成员数量已增至104个,并迅速发展成为促进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量。

 

       贸易和投资领域国际公共产品。2018115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这也成为世界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旨在坚定支持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经济全球化,主动向世界更大开放中国市场。2020114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上指出,经过3年发展,进博会成为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的四大平台,成为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2022114日,习近平主席在向第五届进博会开幕式致辞中进一步指出,经过5年发展,进博会已经成为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窗口、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平台、全球共享的国际公共产品。

 

       卫生领域国际公共产品。2020518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承诺,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为实现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中国成为全球首个宣布将新冠疫苗作为国际公共产品的国家,迄今已向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22亿剂疫苗,赢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誉和广泛支持。

 

       发展领域国际公共产品。2021921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呼吁共同推动全球发展迈向平衡协调包容新阶段。2022624日,习近平主席主持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宣布了一系列务实举措,为跨越发展鸿沟、重振全球发展事业注入信心和力量,这也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近百个国家的欢迎和支持。

 

       安全领域国际公共产品。以2014520日习近平主席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四次峰会上提出的亚洲安全观为先声,2022421日,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式上首次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为消弭国际冲突根源、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实现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了新的行动指南。

 

       区别于传统基于西方霸权思维的国际公共产品供给理论,中国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独立自主、公平正义为理念,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基础,以维护和平、促进发展为宗旨,以实行更加积极主动开放战略、形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为方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创新实践,也是中国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坚定选择和积极回应。

 

     (作者:商务部研究院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