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5月20日举办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表示,要完善内外贸一体化的调控体系,促进法律法规、监管体制、质量标准等相互衔接,培育内外贸一体化的平台,支持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推动外贸企业多渠道拓展内销市场。
这是继《关于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等文件之后,内外贸一体化这个话题再次提升热度。这意味着我国促进内外贸一体化的政策正在逐步细化,尤其是在我国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当下,内外贸一体化将得到持续推动。
“我国有条件、有基础、有需求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建立国内的统一大市场。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承担着开展国内国际标准转化、推进内外贸产品的同线同标同质等任务,因此要对标高标准国际规则,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促进内外贸规则有效衔接。”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周晋竹表示。
随着内外贸一体化政策利好的持续释放,外贸企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辽宁东盛集团董事长文起东表示,“内外贸一体化就是内贸和外贸一起做,企业要结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深耕好中国这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市场。”
东盛集团现已经将业务重点逐渐向国内市场倾斜,计划在三年内将“出口—内销”的比例转变为70%:30%;然后再用三年,将该比例转变为50%:50%。为了更好深耕国内市场,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国内的竞争力,该集团在工艺、设备、材料等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发明了多项专利,做好了迎接内贸市场新挑战的准备。
外贸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宁波文具行业协会秘书长俞勇锋看来,除了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存在很多差别之外,外贸企业想要进入国内市场现阶段还面临着不少挑战。例如,随着中美贸易摩擦转向科技密集领域,新一轮产业分工和国际经贸格局将加快重塑,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和安全发展面临较大程度冲击。同时,随着国内人力成本、资源要素成本的增长,国内制造业成本比较优势不断削弱,使得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
“我国多数外贸企业以加工贸易为主。产品质量、标准均高于国内同类产品,制造企业装备和工艺基础较好,能满足内贸市场需要。但是,一旦外贸遇冷开拓国内市场,将会遇到很大困难,一是产品没有品牌;二是产品没有渠道,即使开拓线上销售,因缺少品牌寸步难行;三是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难以优质优价;四是内贸回款时间较长。”俞勇锋说。
《关于开展内外贸一体化试点的通知》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在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检验检疫、认证认可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先行先试,培育一批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企业,打造一批内外贸融合发展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融合发展的产业集群,建立健全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为促进内外贸融合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在当前的关键时间点推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协同发展,可以将国内市场固有的规模优势,与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在国际市场多年发展形成的累积优势更有效地结合起来。其核心就是通过进一步的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实现更深入的改革和更主动的开放。”在周晋竹看来,内外贸一体化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为依托,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能够畅通国内大循环,从而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深度融合,助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内外贸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牢牢把握未来发展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