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2.58万亿元,同比增长7.9%。中国外贸在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实现了正增长,并呈现出一系列积极迹象。但同时,受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俄乌冲突持续等因素影响,4月份外贸增速放缓明显,外贸下行压力加大。
日前,海关总署出台《关于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十条措施》,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促进外贸保稳提质。《中国贸易报》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国已有多地海关积极响应,保稳提质的细化举措正在密集出台。
北京:四方面着力优化
《北京海关“四优四提促五子”促进外贸保稳提质若干措施》近日对外发布。记者从北京海关获悉,上述措施共推出28项具体举措,从平台、环境、通道、产业等方面着力优化。
根据上述举措,北京海关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全力支持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依托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双机场+双临空区”、服贸会等开放平台,扩大海关政策红利,培育制度创新新高地。同时,以稳物流通道、提通关速度,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把通关中的“难点”“堵点”作为海关工作的“着眼点”“疏通点”。对标打造“世界一流、国内领先”口岸营商环境,深度对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建设,打出政策组合拳,扎实开展跨境贸易便利化专项行动,实施简单证、优流程、提时效、降成本“四轮驱动”,以优化跨境贸易的“软环境”培育首都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聚焦北京市重点发展产业,北京海关将积极嵌入支持举措,包括推动实施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进口研发用物品“白名单”制度;增加入境研发用高风险特殊物品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数量和风险评估频次;定向帮扶重点科研机构;创新进境SPF豚鼠检疫监管措施,建立新冠肺炎疫苗检疫审批专用通道;开展芯片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试点等。
南京:保障供应链循环畅通
5月16日,南京海关根据海关总署《关于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十条措施》,结合江苏外贸实际,推出了18项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措施,围绕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提高进出境物流效率等十个方面,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记者从南京海关了解到,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是当前南京海关的重点工作之一。为此,南京海关提出将扩大“联动接卸”应用范围,充分发挥长三角地区海关保通保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与上海海关的联系配合,结合江苏港口实际情况,共同优化和推进“联动接卸”监管模式。
同时,南京海关还依托长三角一体化协作机制,推进真空包装等高新技术货物布控查验模式试点,进一步提升江苏高新技术企业关键物料的口岸通关速度。此外,在关区17个水运口岸全面推广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模式基础上,积极引导企业逐步扩大试点商品,扩大企业范围面,进一步节省急需货物的通关时间和成本。
为缓解疫情影响下长三角地区物流压力,南京海关将着力提高进出境物流效率。在保障进出境邮路畅通方面,支持邮政企业、地方政府推进南京国际货邮综合核心口岸、徐州和无锡国际互换局(交换站)建设,支持连云港申请国际邮件互换局(交换站)、苏州申请在互换局基础上新增叠加交换站功能,支持邮政企业开通进出境临时邮路,保障进出境邮件及时验放,正常发运,避免积压。
截至记者发稿,据不完全统计,除了上述两地外,上海、天津、广州、武汉、杭州、长沙、成都、济南、长春、西宁、昆明、海口、深圳、宁波、大连、石家庄、哈尔滨、呼和浩特等地海关的保稳提质的具体举措均已出台。
对此,中国贸促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王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海关在稳外贸以及提供贸易便利化方面,推出了众多的举措。目前,虽然逆全球化迹象显现,但各国政府都在想办法为企业的全球化经营创造更好的政策环境。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以及地区优势不尽相同,贸易便利化的措施具体落地需要与当地的产业和当地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回望过去20年,互联网跨境电商对全球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跨境电商模式的创新让全球贸易出现碎片化,也让更多的中小微企业进入全球市场。这就给贸易监管带来了更多挑战。为此,海关推出了不少举措,促进贸易便利化开展。而从地方发展角度来看,这些举措要想与当地发展更好结合,离不开各地海关做出更多具体的探索。”王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