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北交所”:中小企业的融资坦途

文章来源:中国贸易报  发布时间:2022-01-19

“最近半年多来,‘专精特新’是一个热词,它已经从一个概念、一个号召变成了行动。”创业黑马董事长牛文文近日在第14届创业家年会上表示,“百花齐放”“小而美”“共同富裕”,这三个关键词就是专精特新作为未来中小企业发展道路的属性和标签,也是新的创业价值观。

摩方精密董事长、联合创始人贺晓宁表示,做专精特新企业非常艰苦,但这能够夯实国家的制造业基础,解决产业链“卡脖子”问题,也是中国原创技术反向出口到海外的必经之路。据悉,2021年,贺晓宁带队攻克2微米级别的超高精密3D打印系统,不但填补了国内空白,更将高科技产品出口到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让众多传统精密制造强国看到了“中国创造”的力量。截至202112月,摩方精密与将近1000家企业开展合作。

在牛文文看来,某种程度上,专精特新企业很像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20多年前,德国“隐形冠军”企业的概念被引进中国,受到大家推崇。在学习德国“隐形冠军”模式的同时,我国也引进了非常多源自美国资本市场的做法,包括天使、VCPE到创业板、科创板等。但是,无论是德国还是美国,它们的中小企业数量都没有中国这么庞大。中国不但中小企业数量非常多,还有全世界最齐全的产业门类,千万数量级的中小企业,尤其是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去银行进行债权融资、间接融资很困难,也很少受到风险投资机构的青睐。这就决定中国中小企业既不能只走硅谷道路,也没法完全像德国那样,借助银行体系获得大量债权融资。如何让这批企业在资本助力下快速成长?

牛文文表示,这半年多来,国家铺就了一条“黄金之路”:围绕专精特新做认证,同时国家提供了“北交所”这一基础设施,让专精特新企业能够登陆资本市场,用股权实现直接融资,“‘专精特新+北交所’是一条通向未来的黄金之路。”

“北交所由新三板改革而来,旨在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打通直接融资渠道,让投资者参与分享创新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的红利,是完善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内在要求。”深圳高新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苏华表示,从企业端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净利润水平较低、现金流紧张、盈利模式不稳定、专利价值难以评估等问题,中小企业融资一直面临着“难且贵”顽疾,而北交所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选择,为他们提供了新机会。

据悉,和沪深交易所等相比,北交所上市的净利润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占比接近60%。北交所的设立对资本市场建设的完善,体现在层次丰富化上,补充了利润5000万元以下优质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

与会人士称,从投资端来看,我国二级市场投机行为盛行,与海外成熟的资本市场相比有一定差距。其背后的原因有二:一是大量上市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相对较低,且市场缺乏足够的新鲜血液,上市公司 “难进难出,只进不出”;二是国内很多企业到了上市这个时点,快速成长期已过,成长到顶的问题明显,二级市场投资者没有挣到投资的钱。而北交所的设立为更多中小企业提供了机会,伴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二级市场的资产端将实现更好的良性循环,北交所的下沉让仍然处于成长期的企业获得融资的同时,让投资人也有了更多挣成长钱的机会,进而改变市场的投机风气,使投资人回归到企业价值本身,这对我国资本市场的成熟发展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此外,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指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刘苏华表示,过去,以间接融资为主的“房地产—基建—银行”的旧循环体系正被“科技—产业—资本市场”这一新循环模式所替代,由于大国博弈等不利因素,科技创新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北交所将成为促进经济新循环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