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近日刊文称,中欧班列的开行使中欧贸易与联系更加紧密。6年前中欧班列每日仅有两趟列车前往欧洲,2020年全年已开行12406列。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累计开行7377列。
这列“钢铁驼队”将欧洲与50座中国城市相连,并穿过亚欧23个国家的168座城市。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在加强全球互联互通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为国际抗疫合作提供了有力支持,成为亚欧大陆的“带货王”。
联通中欧
欧盟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继续保持欧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上半年,欧盟向中国出口商品1126亿欧元,同比增长20.2%;从中国进口商品2101亿欧元,同比增长15.5%。
疫情之下,中欧经贸合作保持强劲韧性和活力,中欧班列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欧班列西、中、东通道运量同比分别增长44%、18%、35%,自2020年5月起连续15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有力地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作为首列中欧班列,“渝新欧”将重庆与沿途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波兰和德国等国家紧密相连,它将中国的笔记本电脑、显示器、打印机、机械产品及配件等不断地运往欧洲,回程运载欧洲的木材、纸浆、奶粉、高端机械装备、整车等,有效促进了中欧乃至全球的贸易往来。这条陆海新通道使中国西部地区与欧洲的运输时间压缩到最短13天。
在德国杜伊斯堡市,受益于中欧班列的开通,莱茵豪森区曾经的钢铁厂转型为一座蓬勃发展的物流园,杜伊斯堡DIT货运场站更是成为中欧班列的重要集散地。
如今,每天抵达杜伊斯堡的货运列车有4/5来自中国,通过水路和陆路将货物运往欧洲各地。约有5万人从事相关业务,占全市劳动人口的15%。100多家中国公司在此开设分支机构。一座普通的河港城市已发展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洲际物流中心。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卞永祖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巨大冲击,人员、商品流动受阻,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运行不畅。有着独特国际铁路联运优势的中欧班列在全球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高效及时地为欧洲国家送去急需的商品物资,成为防疫物资援助的主要通道。
服务一带一路
中欧班列凭借通达国家多、运量大、运价低、运输时间短、分段运输和稳定性强等优势受到了众多外贸企业的青睐,也带动了浙江、江苏、四川、重庆、陕西、山东等省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经贸交流以及区域间的合作共赢。
数据显示,江苏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7146.8亿元,增长22.2%;陕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34.9亿元,同比增长25.9%。
位于浙江中部的永康市,拥有近万家五金生产企业。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对五金工具的需求旺盛,永康五金外贸出口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受全球疫情蔓延、国际海运运力紧张、运费上涨等外部因素影响,永康五金工具出口外运面临挑战。
为缓解外贸企业出口物流不畅的难题,中国首趟中欧班列五金专列日前从位于浙江省金华市金义新区的铁路金华南站启程,满载100标准箱割草机、散热器、水泵、电钻和其他五金工具,驶向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
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万青松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中欧班列开行数量节节攀升,必将促进中国与亚欧国家双边贸易稳定化,为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影响力。下一步要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继续加大基础设施方面的“硬联通”,打造亚欧大交通、大产业、大物流格局。各地政府也要加强制度政策规则和标准等方面的“软联通”,激发资本、技术、服务和数据等要素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