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RCEP 促产业链供应链更完善

文章来源:中国贸易报  发布时间:2021-03-16

近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宏观经济热点问题研讨会上,《RCEP时代中国的机遇与挑战》报告发布。去年,由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联合签订的RCEP,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

报告认为,对东亚区域经济发展而言,RCEP自贸区的建成是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新的里程碑,将显著优化域内整体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自贸协定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RCEP将促进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融合,促进域内经济要素自由流动,强化成员间生产分工合作,拉动区域内消费市场扩容升级,推动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进一步发展。

RCEP是中国和东盟十国以及其他国家互惠互利的协定,对中国‘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演进带来了积极意义。”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邢自强表示。首先,根据累积原产地规则,RCEP将会使得在不同国家和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交易成本大幅降低。其次,无论RCEP还是中欧投资协定,中国都是围绕着“保持制造业强势竞争力”的大方向进行,通过进一步开放,把国内市场潜力释放出来,使得外资企业愿意继续把产业链放在中国,进而实现制造业产业链继续在中国集聚的效应。最后,RCEP有助于中国加快和日韩的自贸协定,中日韩在高端零部件、汽车制造、存储设备等领域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有潜力形成更为深度融合的东亚产业链局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国家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孝松称,尤其是汽车行业将迎来重要机遇,我国对大约65%的汽车零部件给予零关税待遇,占约90%的贸易量,而现在这些零部件的税率是6%10%RCEP实施后全部实施零关税。

近十年来,亚洲地区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区域汽车市场,特别是东南亚的市场保持了比较高的增速。在王孝松看来,RCEP的实施将会带来汽车零部件关税降低,极大地整合东亚地区汽车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有效帮助汽车整车生产企业降低成本,进一步释放中国汽车企业在产业链方面的优势。“与此同时,在RCEP谈判过程中,根据实际的发展状况,我们保留了大部分整车的进口关税,这给国内整车生产企业的发展保留了空间。”

报告强调,RCEP对于中国不光是机遇,也会有一些挑战,未来可能会发生一些产业转移,因为15个成员国当中,有些东盟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不高,但有比较优势,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很可能转移到这些国家。

中信银行(国际)首席经济师廖群表示,从经济的角度,我国包括纺织服装、家电家具、医药、日用产品等行业有可能会转移到东盟国家,但大部分行业会利用产业链强势地位获得更大发展,我国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此,报告建议,各地应因地制宜,积极应对RCEP可能产生的产业转移效应,将包括RCEP在内的自贸区战略与区域地方发展战略相融合,对标高标准的规则,挖掘新的领域和措施。对于产业基础较好的地区,要推动较高附加值的上游产业链保留在本地。对于有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地区,可主动与有转移需求的地方对接,承接相关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推动本地经济发展。